施伟光的事迹材料

作者:化工院管理员 时间:2020-07-28 点击数:

施伟光的事迹材料

施伟光,2010年6月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高压化学与物理方向的研究。20108月到20128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后,从事地球碳循环的研究。同期,在美国纽约Brookhaven和芝加哥APS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步辐射站进行培训和学术访问。目前,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博士后研究聚烯烃材料的合成与表征。20138月到东北石油大学任教,现为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

施伟光同志自2013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主要从事以下三方面的科学研究:1.地球碳循环新能源“可燃冰”的开发与利用、沉积碳酸盐的形成以及碳的存储方式的研究、油田混合垢的结构形态及微观结垢机理研究。2. 碳硅材料微观结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3.微观、介观二氧化硅以及多层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并结合金属纳米离子形成二氧化硅功能材料,探索其在光学、电学器件材料中的应用。

施伟光先后主持国家基金1项、省部级2项、厅局级4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了16项科研项目。其中: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原973重大专项),国家基金4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1项),横向课题12项。囊括了地球碳循环、新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高压化学与物理、物质微观结构、油田注采系统结垢机理及防治、聚烯烃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先后发表论文44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篇,发明专利8项。在科研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为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教学中为教学目标赋予新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年平均工作量超过240学时。内容与课程体系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并重视其内容的实用性。教学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承书本知识上,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和创新知识与信息,确保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始终与科学发展或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把典型案例引入到课堂。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并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施伟光始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作风,受到大家的称赞。他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2013年11月至20153月期间,施伟光还担任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一职,负责262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工作。协助院领导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制定了10余项院级管理规章和制度,并于2014322日成立东北石油大学首个二级院研究生会组织。在此期间,施伟光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阳光晨跑活动、研究生迎新晚会等),为增强我院研究生情感交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广阔的平台。

施伟光同志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院领导在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组织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信息维护:(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