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0-09-15 点击数:


                                        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 学科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一门研究化学工业及其它相关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制药工业等)中所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转化、改变物质组成和性状,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和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学科内容体现基础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以及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与优化和操作控制、产品研发等,其核心内涵是研究物质的合成、物质和能源的转化过程与技术,为相关工业过程提供技术最先进、经济最合理的方法、原理、设备与工艺。

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源于1960年创建的大庆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1981年获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获批轻烃加工与利用石油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获批油气田化学工程二级博士点,2005年获得化学工艺二级博士学位点授予权,2010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

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在轻烃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与催化、油田应用化学等以石油和石化为背景的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在新能源化学、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与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exas A&M UniversityGeorge Washington Univeristy等国外高水平大学长期保持合作与交流,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家化工发展战略和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建设的需求,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已形成新能源化学与化工、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化工新材料、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开发和石油化工安全与环境工程等特色与优势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龙江学者5人、省杰青3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2个,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研发中心、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平台;产生了一批对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4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1项,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青年科技奖1项。

二、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本素质方面,要求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高尚道德情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严谨学术作风;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专业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能正确地运用理论知识、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解决有关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

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相关技术领域工作的综合能力,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并能独立设计研究方案并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科学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探索研究本学科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三、培养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包括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艺(081702)、生物化工(081703)、应用化学(081704)和工业催化(081705)五个二级学科。围绕二级学科的培养方向主要有:

1、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加工;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流体相平衡与物性预测;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与优化;

   2、化学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加工;催化反应工程;环境化工与绿色化学技术;聚合物合成与催化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3、生物化工:生物化学、酶工程、生化分离技术、工业微生物工程;

   4、应用化学:新型油田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技术、精细化学品的结构与性能、高性能合成材料助剂的开发、聚烯烃材料的合成与化学改性;

5、工业催化:环境催化、石油化工与催化、有机与精细化工催化、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

四、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1. 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要求

1、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 18学分,实践环节必修3学分,其余学分为选修课程。

2、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必修环节、选修课和补修课。课程学时数指课堂授课时间,不包括研究生查资料、阅读文献和课后作业等课外自学时间,每16学时计1学分。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1年,详见课程设置附表。

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知识背景情况及课题研究需要,指导选修公共课、本专业课或跨专业课。跨学科或同等学历学生需补修本专业本科生课程2~4门,不记学分,学习及考核应与正常修课学生相同。

  1. 实践要求

1、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10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写出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评阅合格后,交学院存档,秘书汇总,登录教务系统硕士生记1学分。

2、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主讲1次、选听10讲以上学术报告。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记载成绩,记1学分。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3、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学习

由学校统一组织专题讲座或网络学习,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完成专题学习记1学分。

  1. 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采用三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择时、择地、择专业课学习。采用导师负责制,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研究生可到研究生培养基地聘请现场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导师管教管导,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1.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国民经济有一定意义或在学术上有一定价值。论文工作一般应与教研(研究)室的科研主向和导师专长相结合,并考虑到可能的物质条件和时间,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鼓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己选题。

2、论文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 (经费、设备等) 、预期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等。硕士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并在选题报告会上报告。选题报告会成员组至少由3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研究生学位管理科备案。

3、开题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已完成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预期成果,完成论文的可能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今后工作计划等。

4、论文中期检查。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各院系应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5、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必须参加(不低于5次)和主讲(不低于1次)学术报告,根据学术报告内容撰写总结报告;

6、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具体格式见《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详见《东北石油大学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学期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S11152-

研究生学术外语(-:英1、俄2、日3)

64

3

考试

1


S1915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考试

1


S192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考试

1


前沿课

S031529

化学化工新进展

32

2

考试

2

必选

基础课

S031507

高等仪器分析

32

2

考试

1

必选

S031502

高等分离工程

32

2

考试

1

S031504

高等物理化学

32

2

考试

1

S031587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2

2

考试

1

S031527

专业综合技能实践

32

2

考试

1

选修课

S031503

化工系统工程

32

2

考查

2


S031506

高等化工传递工程

32

2

考查

1


S032528

化工过程数值模拟概论

32

2

考查

2


S031501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32

2

考查

1


S031505

高等化工热力学

32

2

考查

1


S032509

新能源概论

32

2

考查

2


S032510

现代油气加工新技术

32

2

考查

2


S032507

聚烯烃材料合成

32

2

考查

2


S032511

煤炭清洁加工与转化技术

32

2

考查

2


S031516

精细化工新进展

32

2

考查

1


S031530

石油化学进展

32

2

考查

2


S031528

绿色化学进展

32

2

考查

1


S032513

化工新材料进展

32

2

考查

1


S032567

分子催化

32

2

考查

1


S032566

聚合物材料用新型化学助剂

32

2

考查

2


S032562

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

32

2

考查

2


S032564

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与应用

32

2

考查

2



S032563

胶体与界面化学

32

2

考查

2


S032569

现代采油化学理论与技术

32

2

考查

2


S031519

新型表面活性剂

32

2

考查

2


S032515

油田化学剂进展

32

2

考查

2


S031510

生物催化工程

32

2

考查

2


S031511

生化反应工程

32

2

考查

2


S031509

高等生物分离工程

32

2

考查

2


S031513

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工程

32

2

考查

2


其他公共选修课,统一设置,见开课目录

必修环节

SG10001

文献综述


1

考查

3


SG10002

学术活动


1

考查

1-6


SG10004

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


1

考查

3-6


补修课

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补修 2 门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并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绩。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行选修课程。自选与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信息维护:(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